品牌再造是大工程,許多企業在擁有嶄新的識別與溝通語彙後,便認為大功告成,卻忽略了專案的完成僅是一個起點,並非最終目標。品牌要達到真正的改變,以下幾個關鍵步驟將可以幫助企業穩步推動品牌發展。
一、從認知到認同,催化內部的轉變
品牌再造不僅是更新 logo 或標語,若企業僅聚焦於對外昭告全新形象,卻忘了向內部同仁溝通清楚背後的動機、品牌代表的精神,當員工無法理解改變的原因,品牌的執行將出現落差,成效也會大打折扣。
期待外界轉變對品牌的認知,需先從內部做起。除了透過教育訓練培育種籽品牌大使,亦可以透過明確的管理機制,幫助不熟悉品牌事務的單位,在初期執行時有所依歸,逐步建立起對品牌的認知。
一致的認知有助於進一步引發企業內在驅動力,當員工真心理解並認同品牌的精神,感受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,都能體現品牌的價值,品牌才能真正擁有生命力。
王品集團旗下的連鎖火鍋品牌石二鍋透過品牌再造,定義「新鮮」為品牌核心概念,為了內化員工認同並發展雇主品牌,重新設計優化員工職涯旅程,鼓勵同仁在工作中展現「新鮮」的品牌精神。之後更與 IKEA 合作「心鮮室—員工休息室改造計畫」,照顧員工「身心的新鮮」,以更開放同理的空間與氛圍,鼓勵新鮮的點子,讓同仁有感「新鮮」不只是面向消費者,而是被實踐在每一位員工身上的理念。
二、從點到面,所有部門全力支持
品牌的落實是一項全面性的工程,成功的品牌總是將核心概念緊扣在產品開發、服務體驗、業務拓展、對外溝通與形象等環節,其背後的付出需要企業上下所有部門共同支持與推動。
想像一個以環境永續為核心的品牌,內部營運卻不以環境責任為行事準則,如何能激發員工持續產出更好的永續產品?或者強調創新精神的企業,研發單位卻不著重趨勢探索,如何能推出創新產品說服客戶?唯有各部門都開始思考如何將自身的工作與品牌相連結,才能在市場上創造出一致的體驗,加強被認知的力道。
Dunkin’ Donuts 於 2019 年宣布改名為 Dunkin’,不再聚焦於甜甜圈,重新定位品牌為「飲品導向、快速方便」的餐飲店,希望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便捷首選。因應此變化,產品部門於菜單增加不同類型咖啡、無咖啡因、植物奶等飲品選項,也導入健康取向的輕食;業務部門加強在交通樞紐的店面拓展計畫,並更新現代化的門店設計;數位部門也推出新的手機 App,提供數位化的訂餐、支付流程。
表面上 Dunkin’ 看似只有名稱與視覺形象的轉變,實際上集結了各部門的力量,不斷強化便捷的消費體驗與多元選擇,擴大消費者對 Dunkin’ 的品牌認知,使品牌的新方向新定位逐漸在市場扎根。
三、確立目標,貫徹執行
品牌的轉型需要時間發酵,少則一至兩年,多則三至五年才會逐步顯現出成果。若因為業務收入無法短時間看到成效,企業便急著調整方向,甚至改變品牌核心訴求,反而造成市場認知混亂,難以在目標受眾心中建立一致形象。
奇美實業在 2019 年開始品牌銳變工程,定義「Going Global 創造全球化的奇美」為品牌願景,期望走出亞洲市場,進入國際視野。秉持這個目標,後續奇美實業在規劃業務計畫或品牌發展時,都更加地以國際化為決策依歸。
例如疫情期間奇美推出 「A Day in CHIMEI」 線上展覽,以數位互動的方式,跨越國界向大眾溝通奇美的多元面向;2022 年貼合國際趨勢推出 Ecologue™ 永續產品組合,並於國際大型展會 K-Fair 舉辦發表會與講座,直接面向全球潛在客戶,展現自信的一面;2023 年更首度於東南亞多國邀請客戶參與研討會,站上講台介紹近年的發展與新品,與客戶深度交流。
五年來,奇美透過實際的行動,深化「Going Global」的目標,使國際性的奇美不僅是口號,而是不斷被實踐的里程碑。
品牌再造是一連串持續的行動,透過企業內部的溝通整合,點燃員工的認同與熱忱,並激發各部門貢獻一己之力,重新思考每一個環節如何貼合品牌核心。當內部確立一致的目標,更能有效地將品牌策略、溝通方式、形象規劃等面向,貫徹至內外各個環節,使品牌的改變更明確、理念更清晰,讓品牌的重塑真正發揮加乘效果。
想獲得更多品牌相關訊息?歡迎您點此訂閱DDG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