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顯示,全球的數位金融市場將在2024前由目前的七十億增至九兆美元。不同於上個世代,七八年級生們對線上的銀行服務和金融商品接受度非常高,講求方便和容易上手的理財方式。美國近年有許多新創的數位銀行和理財服務已成為主流,而其表現也勝過傳統銀行業務。但美國的傳統銀行也不甘示弱,紛紛為年輕族群打造新產品和品牌形象。例如:高盛銀行的線上銀行Marcus,用更人性化、輕鬆的品牌調性,降低金融服務與消費者間的藩籬。
亞洲的數位金融的趨勢也已從紙上談兵進入實行階段,光是香港最近就核准了八間數位銀行。台灣也逐漸感受到此趨勢,從王道、Richart等線上銀行,到各家銀行的智能投資商品,金融業的數位轉型速度不容忽視。數位金融服務選擇眾多的時代,金融機構除了需要發展出優良的服務型態之外,更需要品牌形象的加持,才能增加消費者對數位服務的信心和興趣。
DDG與中租集團旗下擁有近二十年經驗的無卡分期服務合作,為新的數位服務「零卡分期」打造新形象。本文以此經驗分享數位服務在打造品牌形象時,一定要重視的兩大重點:
一、清楚的商業策略與品牌策略相輔相乘
品牌建立本身就是一項大工程,加上數位轉型的需求,複雜度加倍。而且說到「轉型」兩個字,許多人會露出擔憂的表情。但DDG團隊在多年的經驗中發現,清楚的策略能增加決策速度,降低轉型的陣痛期。因為「零卡分期」團隊自身的向心力和清楚的商業策略,且決策者和團隊分工明確。以終為始的思維,讓DDG與客戶團隊的專案討論俐落、有效率,讓零卡分期的形象在三個月內誕生。
靈活親民的新形象,擄獲消費者的心
零卡分期的前身——「仲信資融」,業務主要皆由店家推動。例如:與仲信合作的牙醫診所可能會針對金額較大的治療,給予病患零卡分期的選擇,讓病患可以順利接受治療。雖然仲信在這個商業模式擁有豐富的經驗,也在商家間擁有相當的知名度。但對於直接面對消費者的「零卡分期」來說,品牌必須先在消費市場打出名氣。除此之外,零卡分期的合作夥伴不只是原本的實體通路,更增加了Yahoo購物等電商平台。
如何在沒有實體店面、業務代表的情況下,快速讓消費者感受到零卡分期的服務和好處?
面對這樣的問題,有很多種解決方式,但最適合的解方需考量到客戶本身的經營文化。DDG了解了零卡分期的經營策略和資源分配後,建議了角色經營的手法來建立品牌形象。透過角色塑造和經營,創造出新品牌的調性——親切、活潑,軟化金融服務給人生硬難懂的刻板印象。角色也能快速地把消費場景視覺化,讓消費者透過手機就能具體了解零卡分期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。不同的場景也能根據品牌分眾的差異,讓零卡分期鎖定特定客戶,建立客戶的品牌認知。
二、打破傳統的企業識別系統思考,用生動的視覺語言在數位媒體說故事
傳統企業識別強調商標設計,一致但呆板的版型套用,面對瞬息萬變,且強調即時感的數位溝通,往往形成許多限制,反而難以管理。在針對數位品牌的設計思考上,應該以創造「一套專屬的視覺語言」為目標,善用螢幕的彩度和靈活感,讓識別有自己的文法,根據不同場景需求而有彈性表現,又不失品牌的個性。
品牌調性轉換的拉鋸戰, 找出兼顧新舊客戶喜好的口味
對於在市場中已有廣大客群的服務來說,一定要注意既有和潛在客戶對於品牌個性的喜好。對零卡分期來說,該如何在吸引年輕族群的同時,兼顧既有一百二十萬個會員的喜好,是一大重點。原有的客戶輪廓涵蓋年輕父母和家庭主婦,與小資族和學生們的需求和心理狀態大不同。
品牌個性發想和塑造上,DDG的創意團隊找到了許多有趣的角色想法——臘腸狗、零分蛋、忍者、袋鼠等吉祥物。例如:臘腸狗身軀特長的特色可以延伸為拉長、彈性的付款方式,在視覺發展上有相當的潛力。在調性上,也從最保守到大膽的調性皆做了不同的嘗試。例如:團隊創造了「大膽叛逆」的零卡貓,但發現這樣的個性雖然對學生們富有吸引力,但對原有的客戶群們比較不適合。
經過創意與零卡分期團隊的緊密討論後,最後由「精打細算」、「懂生活」和「愛自己」的零卡貓勝出。
在數位金融戰國時代,業主和經營團隊不能再依賴「數位」光環吸眼球。數位轉型不只是開發技術、實施新系統,而是擁有明確的商業策略,並進一步了解消費者喜好和使用者旅程中的關鍵決策點。如何將這些洞察化為在數位媒介上說故事和形象建立的素材,成功吸引更多的使用者,是提升新產品和服務接受度的重大因素。
對零卡分期的設計有興趣?歡迎您至DDG的Behance頁面。
想定期獲得數位品牌設計相關知識?歡迎您點此訂閱DDG電子報。